正在热映的追光动画巨制《聊斋:兰若寺》,今日释出“鲁公女”篇片段,将书生张于旦与鲁瑛共赴黄泉、送别爱人的高能场景完整呈现。作为影片中最受好评的段落之一,这段生死绝恋在黄泉奇观的恢弘背景下,演绎了中国古典文学中“至情超越生死”的极致浪漫。影片自上周上映以来,口碑持续攀升!网友表示电影让古典志怪文学焕发新的光彩与生命力,值得二刷三刷!
热映的《聊斋:兰若寺》由《长安三万里》原班人马倾力打造,是追光动画“新文化”系列第二部电影。六种风格,前所未见;动画巨制,暑期必看!
黄泉泪别相约来生,顶级表达中式浪漫
曝光的“鲁公女”篇片段,集中呈现该篇章最令人动容的生离死别:书生张于旦为送别即将转世的爱人鲁瑛,毅然共赴亡者世界。在阴森肃穆的黄泉之地,他目睹鲁瑛饮下孟婆汤,步入往生门,泪撒当场。视频里,二人目睹一老婆婆艰难拉车,上前帮忙,不料老婆婆真身竟是孟婆,不仅助鲁瑛少饮了能忘记前世的孟婆汤,还告诫张于旦之后若遇难处,“莫忘兰若寺中那口井”, 为二人16年后的约定埋下伏笔。
“鲁公女”篇对东方亡者世界的视觉创造格外引人注目。开满彼岸花的黄泉路上,亡者们跟随引路灯缓行;黑白无常持白幡以高达丈余的严肃形态凝视亡者,孟婆则被塑造成肃穆端庄的沧桑智者。自7月12日上映以来,“鲁公女”篇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热议焦点。有网友惊叹其至情至性的情感张力,感慨“追光不排斥爱情,也最会做痴男痴女。看完纯爱战士应声倒地,尸体暖暖的!”有观众则聚焦视觉震撼:“小到往生门上的花纹,孟婆汤碗的材质都有讲究。‘地府美学’打开我的眼界。”这才是中式爱情的顶级浪漫!
六种风格奇幻“故事会”,暑期必看的志怪美学传奇
《聊斋:兰若寺》大胆采用了1+5的叙事结构,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的主线故事《井下故事》串联起风格各异的五大独立篇章。除了青春浪漫的“鲁公女”篇,还有诙谐幽默的“崂山道士”、如梦如幻的“莲花公主”、东方鬼魅的“聂小倩”和凄美哀婉的“画皮”。有网友盛赞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,“兰若寺竟是一个空间主体,串联多个名篇,借此还原《聊斋》本身短篇荟萃的形式,确在意料之外,细想又合情合理。”更有观众慨叹电影的情感表达张力:“追光动画真是是国动里难得敢于拍爱情,敢于拍成人爱情故事的,让我在大银幕上看到诸多人物,形形色色,鲜活生动,也看到了诸多真挚情义。五类情感的描摹,既有小篇幅的情感呼应,在整体编排上又更符合电影的结构语言,梦幻与现实产生共振。”
动画巨制《聊斋:兰若寺》由追光动画文化传播(北京)有限公司、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、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、上海淘票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追光影业有限公司、追光人动画设计(北京)有限公司、追光影业(杭州)有限公司出品,正在全国热映中!